查看原文
其他

首都博物馆东馆首次启用多项新技术,为文物增添安全保障

文旅通州 2023-08-07


在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,北京大运河博物馆(首都博物馆东馆)即将进入内装阶段。预计2023年底,新馆将投入使用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馆的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为两座相对独立建筑,为此后夜间开放创造条件。

据悉,场馆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一批新技术,涉及声学设计、隔震技术等领域。其中,主楼的242根柱基加装隔震垫,为文物再添了一道保险。这在北京地区博物馆中尚属首次。



声音分区让观众“三步”静心


(效果图)


北侧“古船”是观众共享大厅,坚实厚重;南侧“巨帆”高高扬起,是主楼,两座建筑承担着不同功能,其间一条水街穿过。观众共享大厅集展览陈列、数字化动态展示、教育活动、观众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,能够实现更灵活的博物馆开放模式;主楼由文物库房、文物修复中心、展厅、宣教教室等区域组成,并结合博物馆宣教功能设置儿童展厅和科普展厅。

  主楼内也有声音分区。基本陈列展厅、专题展厅和临时展厅、仓储式陈列展厅等将集中设置,儿童展厅和一些社教活动教室会设置在建筑另一侧。



开小窗亮出建筑智慧



(效果图)


两座建筑通过三种方式互通:一种是从地面穿水街,宛若走过千年运河;一种是通过地下连廊,边走边欣赏小型雕塑等展品;还有一种是走上地上二层的天桥,感受立体展览的新模式。

另外,新馆对主楼整体建筑进行了隔震处理,242根柱基下方都加装了隔震垫,相当于把建筑放在隔震平台上。一旦遭遇地震,隔震垫自身摇摆,可将地震波对博物馆的影响降到最低。目前,全国博物馆里应用隔震技术的并不多,在北京是首家。

按计划,这一区域将成为“隔震”展厅,向观众传播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的理念。观众不仅能透窗看到建筑柱基下方的隔震垫,还可以走到地下近距离观看隔震结构。



文物进出与观众互不打扰


首博东馆设置了一些“专用道”,文物进出展厅与观众参观互不打扰。新展布置期间,附近展厅的参观几乎不会受到影响。

7000余平方米文保区分库房和“文物医院”两部分,通过4米的文物通道连通,5部大型液压电梯直达各展厅入口处,其中3部负责文物运输、2部兼顾展具运输。

未来,文物库房也会亮宝。文保功能区内将设置专门展示区,观众可以看到专业修复师秀文物保护和修复绝活儿,了解最时髦的数字修复技术等。

记者 李祺瑶

摄影 常鸣

更多精彩视频

欢迎关注文旅通州视频号~

—END—

往期推荐

 

1、通州区全力巩固提升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

2、探礼|太美了,用中国丝绸打造“运河印象”!宋庄艺术区里的“北京礼物”店主打丝绸文化

3、活动征集|通州区“倡导文明游园 共创绿色副中心”文明游园作品征集活动开始啦


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

觉得不错请给点个“赞“和“在看”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